財庫局與證監會就規管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託管服務提供者的擬議制度進行諮詢
香港財庫局與證監會擬議虛擬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監管制度諮詢詳解
香港財庫局與證監會擬議虛擬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監管制度諮詢詳解
一、諮詢背景與政策目標
隨著虛擬資產(包括加密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庫局)與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於2025年6月聯合發表了關於規管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託管服務提供者的擬議制度諮詢文件。此舉旨在建立一套全面且具前瞻性的監管框架,保障投資者利益,防範金融風險,並促進虛擬資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積極回應全球監管趨勢,力求在保障市場穩定與創新發展間取得平衡。
二、擬議監管制度主要內容
諮詢文件提出的監管制度涵蓋以下核心要素:
- 監管範圍:涵蓋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託管服務的機構,包括交易所、經紀商及託管服務商。
- 牌照制度:要求相關服務提供者申請牌照,符合資本充足、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及合規要求。
- 投資者保障:規定資訊披露義務、反洗錢(AML)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CFT)措施,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
- 技術及安全標準:強調網絡安全、資產隔離及冷熱錢包管理等技術要求。
- 監管協作:促進財庫局、證監會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合作,提升監管效率。
此外,制度設計兼顧靈活性,為未來技術創新及市場變化留有調整空間。
三、諮詢期間的市場反饋
諮詢期間,來自金融機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法律及合規顧問、投資者團體等多方提出意見,主要反饋包括:
- 支持建立明確監管框架,提升市場透明度及信心。
- 建議監管要求應與國際標準接軌,避免過度監管影響市場活力。
- 呼籲加強技術安全標準,防範黑客攻擊及資產失竊風險。
- 關注中小型服務提供者的合規成本,建議設置合理的牌照費用及豁免條件。
- 強調投資者教育及風險提示的重要性。
整體而言,市場對擬議制度持正面態度,認為有助於推動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四、監管機構的後續行動
財庫局與證監會表示將根據諮詢結果,進一步完善監管框架,並計劃於2025年底前推出正式的立法建議。後續措施包括:
- 制定詳細的牌照申請指引及合規指引。
- 建立監管科技(RegTech)平台,提升監管效率及風險監控能力。
- 加強跨境監管合作,應對虛擬資產市場的全球性挑戰。
- 推動投資者教育計劃,提高公眾對虛擬資產風險的認識。
監管機構強調將保持與業界的持續溝通,確保政策落地順利。
五、對市場參與者的影響分析
1. 虛擬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提供者
需加強內部風險管理及合規體系,確保符合牌照申請及持續監管要求。制度實施初期可能面臨較高合規成本,但長遠有助提升市場信譽及吸引更多投資者。
2. 投資者
將受惠於更嚴謹的監管保障,資金安全及資訊透明度提升,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
3. 法律及合規顧問
需協助客戶理解新制度要求,調整合約及合規流程,並提供持續監管支持。
六、未來趨勢與建議
隨著虛擬資產市場不斷演進,香港的監管制度將持續優化。建議市場參與者:
- 積極準備牌照申請,完善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
- 關注國際監管動態,調整業務策略以符合全球標準。
- 加強技術安全投入,防範網絡及資產安全風險。
- 推動投資者教育,提升市場整體風險意識。
監管機構亦應持續推動跨部門及跨境合作,確保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的穩健與競爭力。
七、關鍵數據與時間表
項目 | 內容 |
---|---|
諮詢文件發布日期 | 2025年6月10日 |
諮詢截止日期 | 2025年8月10日 |
預計立法時間 | 2025年底前 |
監管範圍 | 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託管服務提供者 |
主要監管要求 | 牌照申請、資本要求、AML/CFT、技術安全 |
監管機構 |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庫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 |
資料來源: